 
 
		陈昭斌,医学博士、消毒学博士,消毒学教授,消毒学研究生导师;三级主任技师;《消毒学》《消毒学概论》《消毒学检验》《消毒剂》《消毒器》主编;我国著名消毒学家。 
	
 
一.教育背景
陈昭斌教授曾就读于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分别获得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消毒学硕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博士/消毒学博士学位。
陈昭斌教授曾短期学习或游学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新西兰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
二.师从名师
在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学习期间,陈昭斌教授师从我国著名消毒学家、卫生微生物学家、卫生检验学家、博士生导师、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院长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院长张朝武教授;陈昭斌教授师从我国著名卫生检验学家、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导师叶梅君教授;陈昭斌教授还师从我国著名卫生检验学家、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导师殷强仲教授。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期间,陈昭斌教授师从我国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刘学教授。
三. 研究方向
1.分子消毒学及技术
2.AI消毒及消毒机器人技术
3.分子化妆品卫生学及技术
4.癌症治疗分子机制及基因治疗
5.战略管理
四. 研发方向
1.原创消毒学知识、技术、方法、标准和产品。
(1)原创消毒学知识:教材、专著、词典、百科全书、学术论文、科普文章等。
(2)原创消毒学教育:消毒员、消毒检验员、消毒师、消毒检验师培养。
(3)原创消毒产品:各种专用消毒剂、消毒机、消毒机器人、消毒效果检验机器人。
2.原创消毒香水技术和消毒香水产品。
3.原创癌症治疗技术和癌症治疗药及癌症治疗性疫苗。
五. 曾经工作职务(事业单位公职)
陈昭斌教授曾长期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卫生防疫站和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担任单位的重要业务技术领导工作、单位的全面业务领导工作和单位的全面领导工作。
陈昭斌教授曾长期担任深圳市南山区医学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
陈昭斌教授曾创建了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与深圳市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建“消毒学研究实验室”,并担任负责人。
六. 现在工作职务(民营企业)
陈昭斌教授为了更好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尤其是消毒学知识用之于民,2019年他辞去了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书记职务和公职,下海创办了消毒相关企业。
陈昭斌教授目前任深圳市生医联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生医)董事长、总裁、首席科学家、首席消毒学家。
陈昭斌教授目前任深圳市青华检验有限公司(简称华验)、深圳市深度消毒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深消)、深圳市龙涎香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龙香)、华系灞生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简称华系灞)董事长、总裁;深圳兰芳消毒学研究院(简称兰消院)院长(筹)、深圳兰山香水研究院(简称兰香院)院长(筹)、兰洋消毒博物馆(简称兰洋馆)馆长(筹)、兰海消毒学院(简称兰海院)院长(筹)。
陈昭斌教授目前还任深圳市中一致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一致远)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深圳市中达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达远)总裁。
陈昭斌教授目前同时还任上海市普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普吉生物)董事、首席消毒学家;深圳市宇航智造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宇航智造)技术总顾问;成都市顺发消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顺发)首席消毒学家。
七. 教学职务(公立大学)
陈昭斌教授任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兼职教授、独立招收消毒学研究生的导师;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创新创业导师。
陈昭斌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
陈昭斌教授还曾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
八. 教学成就
陈昭斌教授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兼职消毒学教授、独立招收消毒学研究生的导师,目前共招收和参与指导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30多人,参与硕士和博士论文答辩指导和评阅的近100人。
陈昭斌教授还通过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班《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若干期,培训过数千人次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的医生、护士、疾控人员、卫生监督人员和医疗卫生管理人员。
陈昭斌教授还通过自己开设《消毒大讲堂》抖音公开课,免费授课,目前至少已经培训了数十万人次热爱消毒学知识和消毒技术的网民,使消毒学知识和消毒技术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对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陈昭斌教授还将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合作,开设《消毒员》《消毒士》和《消毒师》的系列培训。
九. 教学课程
陈昭斌教授给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的课程主要有:《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AND PRESERVATI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DISINFECTION, PRESERVATION AND STERILIZATION》《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MEDICAL MICROBIOLOGY》《消毒学》《消毒学概论》《消毒学检验》《消毒剂》《消毒器》《消毒机器人》《化妆品卫生学》《化妆品检验与安全性评价》《消毒香水》《战略思维》。
十. 学术职务
陈昭斌教授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教育科普学组创始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消毒药械与新技术学组副组长。
陈昭斌教授任中华预防医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
陈昭斌教授还任《中国消毒学杂志》审稿专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审稿专家;《中国消毒学杂志》编委;《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编委。
陈昭斌教授此外还任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教授;全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新消毒产品/新涉水产品评审专家等数十个重要学术职务。
十一. 学术成就之一:学位论文
陈昭斌教授的学位论文有三部:
1.《使用中消毒剂污染菌研究》
(作者:陈昭斌;学位授予单位:华西医科大学;学位名称:医学硕士;导师姓名:张朝武,叶梅君,殷强仲;学位年度:1995);
2.《深圳市黑诊所的现状、根源及对策》
(作者:陈昭斌;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大学;学位名称:管理学硕士;导师姓名:刘学;学位年度:2006);
3.《噬菌体作用指示病毒用于消毒效果评价的研究》
(作者:陈昭斌;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学位名称:医学博士;导师姓名:张朝武;学位年度:2006)。
十二. 学术成就之二:学术著作
陈昭斌教授已成出版和正在主编、主译、副主编、参编和参译的教材、词典、百科全书、专著等近50部。
1.《关注我国基层卫生》(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2.《医院感染控制》(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主译,深圳印刷,2009)
3.《消毒学与医院感染学英汉•汉英词典》(陈昭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化妆品卫生学》(主编,深圳印刷,四川大学国际课程周教材,2014)
5.《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主编,深圳印刷,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资料,2014-2018)
6.《卫生检验学英汉•汉英词典》(陈昭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7.《消毒学检验》(陈昭斌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8.《消毒剂》(陈昭斌主编,科学出版社,2019)
9.《消毒学概论》(陈昭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10.《消毒学》(陈昭斌主编中)
11.《消毒器》(陈昭斌主编,科学出版社,2021)
12.《消毒学检验》(陈昭斌主编中,第二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13.《二氧化氯消毒剂》(陈昭斌主编,科学出版社,2022)
14.《空气消毒学》(陈昭斌主编中,科学出版社,2026)
15.《食品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16.《水体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17.《消毒机器人》(陈昭斌主编中)
18.《空气消毒机器人》(陈昭斌主编中)
19.《手术室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20.《表面消毒机器人》(陈昭斌主编中)
21.《外科手消毒机器人》(陈昭斌主编中)
22.《卫生手和洁净手消毒机器人》(陈昭斌主编中)
23.《物品消毒机器人》(陈昭斌主编中)
24.《高能粒子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25.《内镜消毒机器人》(陈昭斌主编中)
26.《等离子体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27.《消毒词典》(陈昭斌主编中)
28.《消毒师》(陈昭斌主编中)
29.《消毒机制》(陈昭斌主编中)
30.《ICU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31.《艾滋病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32.《宫颈癌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33.《医美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34.《结核杆菌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35.《性传播疾病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36.《幽门螺杆菌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37.《口腔消毒》(陈昭斌主编中)
38.《宫颈癌药》(陈昭斌主编中)
39.《宫颈癌治疗性疫苗》(陈昭斌主编中)
40.《科学管理实验室》(陈昭斌主编中)
41.《战略思维》(陈昭斌主编中)
42.《现代卫生检验》(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3.《化妆品检验与安全性评价》(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规划教材,2015)
44.《医学消毒学最新进展》(编委,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
45.《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卫生检验学》(编委,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46.《DISINFECTION GUIDE FOR INFECTIOUS DISEASE》(编委,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47.《药品与化妆品监督管理》(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规划教材,待出版)。
十三. 学术成就之三:学术论文
陈昭斌教授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和主要作者的论文有200余篇。
1.代表性英文论文:
[1] Chen Zhaobin. Ye Meijun, Zhang Chaowu, Kang Bai. Summary of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fidobacteria.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tural medicine and microecology. October 14-17,1996, China. p76
[2] Chen Zhaobin.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herbal disinfectants in China. Biomed Environ Sci. 2004 Dec;17(4):492-8. Review.
[3] Chen Zhaobin. Bacteria in the air during operations: the changing tendenc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China Medical Abstracts, 2004; 13(1):p1.
[4] Guo-Qing Wang; Chao-Wu Zhang; Heng-Chuan Liu; Zhao-Bin Chen. Comparison of susceptibilities of M. tuberculosis H37Ra and M. chelonei subsp. abscessus to disinfectants. Biomed Environ Sci. 2005 Apr;18(2):124-7.
[5] Cao, Guodong; Ruan, Dongliang; Chen, Zhaobin; Hong, Yanjun; Cai, Zongwei.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quality and safety assessment of cooking oil. 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7.Vol.96:201-211.
[6]An Y, Li Y, Wang X, Chen Z, Xu H, Wu L, Li S, Wang C, Luan W, Wang X, Liu M, Tang X, Yu L. Cordycepin reduces weight through regulating gut microbiota in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e rats. Lipids Health Dis. 2018 Dec 6;17(1):276.
[7]Wang C, Yu Z, Shi X, Tang X, Wang Y, Wang X, An Y, Li S, Li Y, Wang X, Luan W, Chen Z, Liu M, Yu L. Triclosan Enhances the Clearing of Pathogenic Intracellular Salmonella or Candida albicans but Disturbs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through mTOR-Independent Autophagy.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18 Feb 21;8:49.
[8] Wang XX, Chen ZB, Chen XJ, Huang LL, Song XY, Wu X, Fu LY, Wang PX. Functional status and annual hospitalization in multimorbid and non-multimorbid older adul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Southern China.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18 Feb 13;16(1):33.
[9] Guo Z , Chen Z , Liu X , et al. Detec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via duplex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J]. Journalof Food Safety, 2019, 39(4).
[10] Wang C, Wang Y, Shi X, Tang X, Cheng W, Wang X, An Y, Li S, Xu H, Li Y, Luan W, Wang X, Chen Z, Liu M, Yu L. The TRAPs From Microglial Vesicles Protect Against Listeria Infection in the CNS. Front Cell Neurosci. 2019 May 7;13:199.
[11] Cao, Guodong; Ding, Cheng; Ruan, Dongliang; Chen, Zhaobin; Wu, Huiqin; Hong, Yanjun; Cai, Zongwei.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based profiling reveals six monoglycerides as markers of used cooking oil. Food Control 96 (2019) 494–498.
[13] Liang Q, Li R, Liu S, et,al. Recombinant Listeria ivanovii strain expressing listeriolysin O in place of ivanolysin O might be a potential antigen carrier for vaccine construction. Front Microbiol. 2022 Jul 22;13:962326.
[14] Li R, Liang Q, Tian S, Zhang Y, Liu S, Ou Q, Chen Z, Wang C. Hemolysin function of Listeria is related to biofilm formation: transcriptomics analysis. Vet Res. 2022 Dec 31;53(1):113.
[15] Zhang Y, Liu S, Chen M, Ou Q, Tian S, Tang J, He Z, Chen Z, Wang C. Preimmunization with Listeria-vectored cervical cancer vaccine candidate strains can establish specific T-cell immune memory and prevent tumorigenesis. BMC Cancer. 2024 Mar 4;24(1):288.
[16] Zhang Y, Lei Y, Ou Q, Chen M, Tian S, Tang J, Li R, Liang Q, Chen Z, Wang C. Listeria-vectored cervical cancer vaccine candidate strains reduce MDSCs via the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 BMC Biol. 2024 Apr 19;22(1):88.
[17] Ou Q, Tang J, Zhang Y, Gan S, Chen Z, Wang C. The combined immuniz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therapeutic vaccine based on Listeria balanced lethal system has a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on tumor model mice. Int Immunopharmacol. 2025 Feb 20;148:114124.
2.代表性中文论文:
[1]罗俊容,李德全,何婷,等. 液体中微生物实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4,41(07):533-536.
[2]欧倩,陈昭斌,唐静,等. 壳寡糖的免疫佐剂效果及作为减毒活菌载体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探索[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55(02):441-446.
[3]欧倩,陈昭斌,唐静,等. 表达宫颈癌抗原基因的李斯特菌平衡致死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4(06):1159-1166.DOI:10.12182/20231160210.
[4]李德全,陈昭斌. 等离子体技术在消毒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3,40(04):295-299.
[5]罗俊容,何婷,李德全,等. 1,8-桉油醇对大肠埃希菌杀灭效果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3,40(01):8-10.
[6]李德全,胡杰,罗俊容,等. 薄荷醇杀菌效果的初步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2,39(05):334-336.
[7]何婷,李德全,罗俊容,等. β-香茅醇对大肠埃希菌杀灭效果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2,39(04):251-253.
[8]叶倩,许欣,汪川,等. 消毒学教育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4):4528-4531.
[9]罗俊容,邓桥,陈昭斌. 公共场所异味来源及消毒除味方法[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0):3689-3693.DOI:10.20043/j.cnki.mpm.2021.20.008.
[10]李德全,陈昭斌. 生物碱抗微生物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1,38(06):463-465.
[11]胡杰,陈昭斌. 香气成分抗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1,38(04):302-306.
[12]邓桥,李德全,陈昭斌. 扁柏酚醇溶液中和剂筛选的试验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1,38(04):258-261.
[13]胡杰,谢宇婷,陈昭斌. 紫苏醇杀菌效果的初步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1,38(02):92-94.
[14]谭昊,陈昭斌. 我国医疗机构消毒监督管理的现状、重点及难点[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12):961-964.
[15]谢宇婷,陈昭斌,陈雯杰. 橙花醇的杀菌效果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05):339-341.
[16]何婷,陈昭斌. 多肽抗微生物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05):387-390.
[17]胡杰,陈昭斌. 太阳光消毒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02):148-152.
[18]张杰,陈昭斌.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09):709-711.
[19]张杰,王雪梅,成朔,等. 手术切口类型及连台对层流手术室术中空气细菌总数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07):541-542.
[20]李巍铭,陈昭斌. 戊二醛对于塑料制口腔器械的杀菌规律[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7):52-55.DOI:10.16269/j.cnki.cn11-9337/r.2019.17.033.
[21]谢宇婷,陈雯杰,陈昭斌,等. 邻伞花烃-5-醇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机理的初步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06):401-404.
[22]陈雯杰,陈昭斌,谢宇婷. 邻伞花烃-5-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02):99-100+103.
[23]邓桥,陈昭斌. 高能电子束在医疗卫生用品消毒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12):943-945.
[24]谢宇婷,陈昭斌. 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抗微生物效果研究新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11):862-864.
[25]谢宇婷,陈昭斌. 芦荟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及其抗微生物作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08):608-611.
[26]谭昊,陈昭斌. 我国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06):457-460.
[27]陈雯杰,陈昭斌. 中国消毒新技术发展近况[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05):376-379.
[28]代小英,陈昭斌. 医院感染病原体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05):379-383.
[29]谭昊,陈昭斌. 成都市某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消毒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04):252-254.
[30]孙华杰,陈昭斌,任燕,等. 餐饮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气单胞菌携带情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04):289-291.
[31]杨慧萍,潘明,何树森,等. 流感病毒消毒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03):224-227.
[32]陈倩,陈昭斌,陈雯杰. 二溴海因对MS2噬菌体和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疫苗株杀灭效果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03):161-164.
[33]陈梓楠,陈昭斌. 中国医务人员手卫生及检测方法新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01):55-59.
[34]郑露,陈昭斌. 抗微生物作用的纳米材料研究新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7,37(06):125-128.
[35]孙华杰,陈昭斌. 我国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11):1067-1070.
[36]陈倩,陈昭斌. 高能电子束辐照技术在消毒领域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10):966-969.
[37]张杰,陈昭斌. 过氧乙酸杀灭微生物的机制与效果[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10):963-966.
[38]张杰,刘军,杜俊,等. 不同采样方法监测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结果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09):814-816.
[39]李虹霖,陈昭斌,陈倩,等.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醇溶液杀菌效果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03):221-223+226.
[40]陈倩,陈昭斌. 抗微生物技术在化妆品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01):65-68.
[41]李虹霖,陈昭斌,陈倩.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中和剂的筛选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01):21-24.
[42]代小英,姜楠,陈昭斌. 3M纸片法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2):1222-1224.
[43]郑露,陈昭斌,许欣. 纳米二氧化钛消毒剂中和剂的选择[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2):1152-1153+1156.
[44]陈倩,陈昭斌,李虹霖,等. 纸片法快速检测皮肤消毒效果的初步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2):1157-1159.
[45]陈倩,陈昭斌. 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新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07):1061-1064.
[46]李虹霖,刘晓娟,陈昭斌. 探讨国家标准中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方法的缺陷与建议[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10):1017-1019.
[47]陈昭斌,刘晓娟.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10):1020-1022.
[48]刘晓娟,李虹霖,陈昭斌. 噬菌体MS2和f2对消毒剂二溴海因抵抗力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04):323-325+328.
[49]杨柳,许欣,陈昭斌,等. OPA对噬菌体MS2形态和吸附性影响的电镜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12):1273-1275+1279.
[50]陈昭斌,刘晓娟. 醛类消毒剂分析技术及其注意事项[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09):973-977.
[51]刘晓娟,陈昭斌. 二溴海因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机制及其效果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07):751-754.
[52]陈昭斌,张杰,胡佳哲,等. 层流洁净手术室手术过程中空气细菌总数变化趋势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08):727-729.
[53]代小英,陈昭斌. 皮肤消毒效果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08):758-761.
[54]张杰,陈昭斌,许欣. 过氧乙酸对MS2噬菌体灭活效果的初步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02):87-89.
[55]张杰,陈昭斌,许欣. 过氧乙酸对MS2噬菌体灭活效果观察[J].中国职业医学,2011,38(S1):68-70.DOI:10.20001/j.issn.2095-2619.2011.s1.028.
[56]杨慧萍,陈昭斌,许欣. 纳米Ag/TiO2复合材料部分特性与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03):568-570.
[57]陈昭斌. 中国卫生检验的现状与未来[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7):3318-3323.
[58]郑露,陈昭斌,许欣. 臭氧水的制备及其杀灭微生物效果与机制研究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5):2918-2919.
[59]郑露,陈昭斌,许欣. 纳米二氧化钛杀灭微生物的机理与效果的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04):458-459.
[60]郑露,许欣,陈昭斌,等.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水溶液对噬菌体和细菌杀灭效果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05):906-908+913.
[61]吴秉婷,陈昭斌,许欣. 纳米二氧化钛对噬菌体MS2灭活效果的初步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03):526-528.
[62]陈昭斌. 论卫生检验学专业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01):232-234.
[63]杨慧萍,陈昭斌,许欣,等.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残留物去除及其对MS2噬菌体灭活效果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04):375-377.
[64]代小英,陈昭斌,熊玮平,等. 纳米银溶液作用噬菌体MS2衣壳蛋白的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03):241-244.
[65]陈昭斌,张朝武. 消毒效果评价中指示病毒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05):528-530.
[66]陈忠伟,陈昭斌,尹璐,等. 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评估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17):3316-3317+3322.
[67]代小英,陈昭斌,许欣,等. 实时荧光RT-PCR与普通RT-PCR检测噬菌体MS2的差异[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08):1470-1472+1493.
[68]代小英,许欣,陈昭斌,等. 有机干扰物影响纳米Ag液灭活噬菌体MS2效果的实验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14):2723-2725+2733.
[69]代小英,许欣,陈昭斌,等. 纳米抗菌剂的概况[J].现代预防医学,2008,(13):2513-2515.
[70]代小英,许欣,陈昭斌,等. 纳米银水溶液对噬菌体和细菌杀灭效果的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03):242-244.
[71]陈昭斌,张朝武. MS2噬菌体在消毒学应用研究中的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02):181-184.
[72]陈昭斌,张朝武. 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消毒学研究与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8,(04):614-616.
[73]张晓玲,陈昭斌. 川南之行对公共卫生教育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8,(03):498-499.
[74]代小英,许欣,陈昭斌,等. 纳米银制备方法概述[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06):561-563.
[75]陈昭斌,杨柳,许欣,等. 三种噬菌体对二氧化氯抵抗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03):226-228.
[76]陈昭斌,许欣,代小英,等. MS2和T4噬菌体对短波紫外线抵抗力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03):469-471.
[77]陈昭斌,许欣,张朝武,等. φχ174D、T4和f2噬菌体对碘伏消毒剂抵抗力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6,(02):78-80.
[78]陈昭斌,张朝武. 噬菌体f2在国内消毒学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6,(06):915-918.
[79]陈昭斌.噬菌体作用指示病毒用于消毒效果评价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
[80]陈昭斌,刘学. “黑诊所”词源、词义考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04):648-650.
[81]陈昭斌,张朝武,许欣,等. T4、φχ174D和f2三种噬菌体对戊二醛消毒剂抵抗力的比较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02):270-273.
[82]陈昭斌. 拉沙热病毒及其检测技术[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02):254-256.
[83]陈昭斌,张朝武,许欣,等. 三种噬菌体对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剂抵抗力的比较[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01):25-28.
[84]陈昭斌. 论“定县模式”中陈志潜教授的主要思想[J].现代预防医学,2004,(05):651-653.
[85]陈昭斌. 论将“定县模式”命名为“陈氏模式”的必要性及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04,(05):654-655.
[86]陈昭斌,王晓辉,张朝武,等. 含氯消毒剂作用于牛型分枝杆菌的扫描电镜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02):38-40.
[87]陈昭斌,张朝武,张潜,等. 手术过程中空气细菌总数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2):36-37.
[88]王晓辉,陈昭斌,张朝武. 分枝杆菌杀菌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3,(04):71-73.
[89]张朝武,陈希宁,祝元元,等. 深圳教学实习基地的特殊地位和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3,(05):749-750.
[90]俞慕华,陈昭斌,黄锐敏,等. 抗腮腺炎病毒抗体轻链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J].现代预防医学,2003,(04):473-474.
[91]陈昭斌. 我国建立新型的医药卫生监督管理体制的设想[J].现代预防医学,2003,(03):462-465.
[92]陈昭斌. 消毒剂污染致医院感染及其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3,(02):299-301.
[93]陈昭斌. 要高度重视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01):83-84.DOI:10.19568/j.cnki.23-1318.2003.01.056.
[94]严志平,曾忠铭,黄文繁,等. 南山区计划免疫人口资料的现况和变动规律调查分析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02):71-73.
[95]俞慕华,段永翔,黄锐敏,等. 巢式PCR快速检测炭疽芽孢杆菌[J].现代预防医学,2002,(06):772-773+778.
[96]陈昭斌,张潜,段永翔,等. 二氧化氯消毒剂对霍乱弧菌稻叶血清型杀灭作用的实验观察[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04):82.
[97]王晓辉,张朝武,陈昭斌,等. 4株分枝杆菌对一含氯消毒剂抗力的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2,(01):12-15.
[98]陈昭斌. 医疗器械污染HBsAg现状及其消毒[J].现代预防医学,2002,(01):80-81.
[99]陈昭斌,段永翔,张朝武,等. 消毒剂对O139群霍乱弧菌杀灭作用的实验观察[J].中国公共卫生,2002,(02):128-129.
[100]陈昭斌,张朝武,叶梅君,等. 使用中消毒剂污染调查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06):49-50.
[101]陈昭斌,张朝武,段永翔,等. 消毒剂对不同水体中El Tor霍乱弧菌杀灭作用的实验观察[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05):54-56.
[102]陈昭斌,张朝武. 消毒剂对真菌的杀灭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04):81-83.
[103]陈昭斌,赵婷,段永翔,等. 增菌液增菌过程pH值变化对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检出的影响[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05):524-525.
[104]陈昭斌. “消毒”概念之我见[J].现代预防医学,2000,(03):431-433.
[105]陈昭斌,段永翔,曾小思,等. 1998年深圳市南山区霍乱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0,(03):182.
[106]王晓辉,陈昭斌,张朝武. 核酸检测技术在结核病细菌学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0,(02):226-228.
[107]陈昭斌. O139霍乱弧菌的由来[J].现代预防医学,2000,(02):264.
[108]陈昭斌. 对卫生监督的概念、性质和分类要有统一的认识[J].现代预防医学,2000,(01):35.
[109]陈昭斌. 在卫生标准中使用“致病菌”一词值得商榷[J].现代预防医学,2000,(01):99.
[110]陈昭斌. O139霍乱弧菌的毒素和耐药性[J].现代预防医学,2000,(01):143-144.
[111]陈昭斌. 在卫生标准中使用“致病菌”一词值得商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01):125.
[112]陈昭斌. 卫生防疫站的地位浅析[J].现代预防医学,1999,(04):516.
[113]陈昭斌. 分级管理矛盾重重卫生监督必须改革[J].现代预防医学,1999,(04):537.
[114]陈昭斌. 卫生监督的怪胎——执法主体与执法队伍分离[J].现代预防医学,1999,(04):558.
[115]陈昭斌. 建立我国新型的公共卫生监测检验管理体制势在必行[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9,(06):461-464.
[116]陈昭斌,张朝武,叶梅君,等. 消毒液中污染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定位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1999,(04):36-38.
[117]陈昭斌,张朝武,叶梅君,等. 使用中消毒剂污染杆菌的耐药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1999,(02):149-150.
[118]陈昭斌,张朝武. 霍乱疫源地消毒[J].现代预防医学,1999,(02):215-218.
[119]陈昭斌. 绝对不要片面理解卫生监督和卫生监测[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9,(02):97-98.DOI:10.19568/j.cnki.23-1318.1999.02.016.
[120]陈昭斌,张朝武,叶梅君,等. 使用中消毒剂污染真菌种类的初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1998,(04):395-396+408.
[121]陈昭斌. 抗消毒剂细菌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1994,(04):241-243.
十四. 学术成就之四:研发成果(发明专利)
1.多价表达的绵羊李斯特菌宫颈癌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5107070802,申请日期:2025.05.29)
2.一种司法鉴定信息的数据远程传输系统(发明人:陈昭斌;杨璐瑜;徐亚庆;赖跃;曾子杰 申请号:2024118444373,申请日期:2024.12.16)
3.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区域消毒效果检测方法及介质(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4106145046,申请日期:2024.05.17)
4.一种皮肤消毒效果快速采样检测机器人(发明人:王若凡;郭泰林;陈昭斌;汪川;李富程 申请号:2021101737871,申请日期:2021.02.06)
5.一种消毒机器人的消毒结构(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4213530170,申请日期:2024.06.14)
6.一种智能无人雾化消毒机器人(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4212980813,申请日期:2024.06.07)
7.一种手消毒设备(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4201390780,申请日期:2024.01.19)
8. 一种水体消毒机器人(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4211530439,申请日期:2024.05.24)
9.一种具有香薰功能的消毒机器人(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4210029749,申请日期:2024.05.10)
10.一种医用检测试剂快速混合的装置(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4202574442,申请日期:2024.02.02)
11.一种消毒剂包装瓶(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4201390808,申请日期:2024.01.19)
12.一种消毒机器人(发明人:陈昭斌;陈梦蝶;陈梓楠;刘曲;罗俊容 申请号:2023234535042,申请日期:2023.12.18)
13.一种采样膜(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4200042145,申请日期:2024.01.02)
14.一种化妆品检验用取样装置(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3235910897,申请日期:2023.12.28)
15.一种生物样品运输培养箱(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23235230681,申请日期:2023.12.23)
16. 一种采样装置(发明人:陈昭斌;陈梦蝶;陈梓楠;刘曲;罗俊容 申请号:2023208092612,申请日期:2023.04.04)
17. 机械臂采样头(发明人:陈昭斌;陈梦蝶;陈梓楠;刘曲;罗俊容 申请号:2023208962907,申请日期:2023.04.12)
18.一种肋骨咬骨钳(发明人:赖跃;陈昭斌;徐亚庆;杨璐瑜;曾子杰 申请号:2022218669903,申请日期:2022.07.19)
19. 一种运输存储桶(发明人:赖跃;陈昭斌;徐亚庆;杨璐瑜;曾子杰 申请号:2022217789861,申请日期:2022.07.08)
20.采样器(皮肤消毒效果监测快速采样器)(发明人:陈昭斌 申请号:2017304538821,申请日期:2017.09.22)
十五. 学术成就之五:学术奖励
1.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一等奖:
《MS2噬菌体对三种消毒剂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2.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论文奖:
《消毒液污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基因的定位研究》;
3.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论文奖:
《不同型大肠杆菌噬菌体对γ射线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4.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优秀论文奖:
《MS2噬菌体消毒效果检测与评价方法初步方案》;
5.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MS2和f2噬菌体对微波照射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6. 中国医药卫生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论卫生检验学专业的现状与未来》;
7. 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使用中消毒剂污染菌的研究》。
十六. 学术成就之六:科学成就
1. 提出“消毒”的新定义,并系统阐述了“消毒”的科学内涵;
2. 提出了“消毒学”的新定义,并系统阐述了“消毒学”的学科范畴;
3. 提出了“消毒机器人”的定义,并阐述了“消毒机器人”应具备的十大特质能力;
4. 提出了“消毒香水”的定义,并阐述了“消毒香水”在改变人类消毒行为,守护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方面的巨大意义;
5. 提出了“艾滋病消毒”的系统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6. 提出了“宫颈癌消毒”的系统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7. 提出了“宫颈癌治疗药”的系统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8. 提出了“宫颈癌治疗性疫苗”的系统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十七. 研发产品:
发明专利产品,包括消毒产品(消毒剂、消毒机器人)、消毒香水、癌症治疗药、癌症治疗性疫苗等。
1.艾滋病消毒剂
2.宫颈癌消毒剂
3.阴道炎消毒剂
4.消毒香水
5.医美消毒剂
6.内镜消毒剂
7.结核杆菌消毒剂
8.幽门螺杆菌消毒剂
9.甲流消毒剂
10.新冠消毒剂
11.手消毒剂
12.口腔消毒剂
13.脚消毒剂
14.饮用水消毒剂
15.食品消毒剂
16.空气消毒机器人
17.外科手消毒机器人
18.卫生手消毒机器人
19.洁净手消毒机器人
20.内镜消毒机器人
21.水体消毒机器人
22.物表消毒机器人
23.物品消毒机器人
24.宫颈炎、阴道炎治疗药
25.HPV感染治疗药
26.宫颈癌后线治疗药
27.宫颈癌治疗性疫苗

 
				



 点击咨询
点击咨询 15012753827
15012753827